時間:2022-01-16 22:14來源:E通航 作者:通用航空
|
「本文來源:杭州日報」
![]() 浙江省航空產學研基地
![]() 航站樓
![]() 浙江省低空飛行服務中心
![]() 遠程指揮應急救援飛機起降演練
文/胡月華 童燕 2019年11月,位于建德航空小鎮(zhèn)的浙江省低空飛行服務中心,在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實施了國內首次航空器起降遠程指揮;2021年以來,該中心先后完成對400公里外舟山嵊泗島直升機場航空器、150公里外浙大二院濱江院區(qū)直升機起降點航空器起降的遠程指揮,截至2021年11月30日,遠程塔臺已穩(wěn)定運行449天、指揮起降18636架次、3242.3小時…… 從“零基礎”開始,到如今一個個項目落地,一項項數據更新,“數字化”的航空小鎮(zhèn)依然生成。“數智通航”產業(yè)在數字化改革的浪潮中,乘風而來。 有“千里眼、順風耳”的低空通航 如何以數字化手段打破通航發(fā)展瓶頸,真正做到“看得見、叫得到、管得住”?首要就是實現全省低空空域通信監(jiān)視信號有效覆蓋。 2019年,建德機場低空空域范圍內及沿“黃山—建德—舟山”低空航線附近布設安裝 4 套甚高頻電臺和 ADS-B 地面站設備,并引接了分局站部分監(jiān)視數據以及建德機場本場及千島湖湖區(qū)甚高頻電臺信號作為補充。 在航空小鎮(zhèn)的東北角,一座極富設計感的白色花園式建筑特別醒目,這里是浙江省航空產學研基地,也是浙江省低空飛行服務中心。 所謂“低空飛服中心”,顧名思義,就是為通用航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服務。在浙江省通航公司的協(xié)助下,航空小鎮(zhèn)的省低空氣象服務中心搭建了通航氣象智能服務系統(tǒng),以數字化方式為通航用戶提供所需的運輸及通用機場實況及預報,沿航線低空重要天氣預告圖、空中風、溫度預告圖、氣象雷達圖、衛(wèi)星云圖等氣象資料,一旦預期有重大惡劣災害性等天氣發(fā)生,及時提供相關氣象咨詢和告警信息。 此外,低空情報服務中心還有一個“航空情報系統(tǒng)”,為省內通航用戶提供機場資料、航圖、航行通告等數字情報服務,全面提升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完善全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為成為全國低空飛服體系建設領域的“標桿”工程和行業(yè)典范奠定堅實基礎。 “借助數字化手段,我們可以讓航行情報更精準、更實時、更個性化。天氣情況了解得更精準,讓飛機飛行時如汽車開啟‘導航’一樣通暢便捷。” 浙江省通用航空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義建介紹道。 預知天氣,預知各路情報,空中一張低空通信“監(jiān)視網”儼然形成,就像低空通航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看得見,叫得回,管得住。 可遠程指揮起降的 “數智通航” 短短兩年時間,建德相繼開通至上海、黃山、鎮(zhèn)江等地的通勤旅游航線。2021年12月再次開通建德至寧波櫟社國際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兩地的短途運輸航線,并首次實現浙江省內通用機場與“千萬級”運輸機場之間的通航短途運輸飛行,標志著我省“干支通”結合的低空航線網絡已經形成。“一次次的試飛成功,標志著浙江省機場集團在落實民航總局遠程塔臺技術試點任務方面又取得了一個重要成果,為探索浙江省通航數字化改革、建設浙江省航空應急救援保障體系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建德經濟開發(fā)區(qū)(航空小鎮(zhèn))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唐正彪說。 “由于通用飛機的飛行高度低于 3000 米,對普通飛機起落影響較大。為了降低對運輸航空的干擾,通用機場往往選址在偏遠地區(qū),先天性存在指揮運行成本高、管制人才難招、飛行安全裕度不足等問題,特別在海島、醫(yī)院等起降點,安排管制員進行現場指揮的現實難度更大,亟需通過數字化手段重塑管制指揮體系。”王義建介紹道。 “遠程塔臺”技術的成功,無疑破解了一直存在的難題,構建出“數智通航”新生態(tài)。 據悉,遠程塔臺技術是通過遠程全景監(jiān)視系統(tǒng)、甚高頻通信系統(tǒng),以及ADS-B對航空器飛行動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并保持雙向通信,為通航飛行提供通信監(jiān)視指揮服務的一項專業(yè)技術,也是目前民航總局大力推廣的一項前沿技術。此技術的成功應用,對海島、醫(yī)院等應急救援的開展,起到極大的安全性和時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