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10-23 16:54來源:環(huán)球網 作者:中國通航
|
據美國The Drive網站“戰(zhàn)區(qū)”專欄10月21日報道,本周早些時候,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亨利·M·杰克遜”在太平洋海面航行時,一架無人機向該潛艇運送了一個小型載荷。
美國國防部隨后表示,這是一次測試,旨在探索為正在執(zhí)行核威懾巡航任務的俄亥俄級核潛艇提供補給的新方式。美國海軍表示,這次無人機補給測試于10月19日進行,美國海軍在發(fā)布的新聞稿中稱:“這次行動的目的是測試和評估美國戰(zhàn)略司令部遠征后勤部隊的戰(zhàn)術、技術和程序,并提高戰(zhàn)略部隊的整體戰(zhàn)備能力。”
![]() 測試中一架無人機將貨物投放在了潛艇上
美國海軍并沒有提供掛載在無人機下方的載荷物品的相關細節(jié),圖片顯示,工作人員在潛艇附近的一艘小船上投放了這架無人機。
報道稱,不管這個無人機攜帶的包裹里裝的是什么,都不會很大。在不了解無人機的確切能力的情況下,很難說這種特殊的組合在實際操作中會有多大用處。不過,這種做法的核心理念似乎是合理而且具有潛力的,即使運載能力有限,也能運送一些關鍵物品,如藥品、應急口糧等。一架小型無人機還可以攜帶命令情報或是其他重要信息等。
去年,美國海軍進行了一項實驗,期間一架直升機將一條“物理信息”從一艘水面艦艇運送到另一艘水面艦艇,演示如何在無線電靜默或是遭地方電磁干擾的情況下進行通信。而這些對于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來說尤為重要,這些潛艇在進行核威懾巡邏期間會在水下航行數月,以免被發(fā)現。它們還需要在任何時候都有安全、可靠的通信條件,以便能夠接收重要信息,包括可能下令進行核打擊的緊急行動信息。
![]() 操作人員在潛艇的不遠處的小船上起飛無人機
不過報道也指出,這種無人機送貨的方式并不完美,尤其是對于潛艇而言,因為潛艇在水面航行時特別容易遭受攻擊。且如果投放無人機的船只必須靠近潛艇,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潛艇被發(fā)現的風險。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是讓無人機在水面降落,然后潛入到水下,這樣潛艇就可以在水下回收無人機。
目前,無人機也并非美國海軍為潛艇或是其他艦艇提供海上補給的唯一選擇。事實上,在“杰克遜”號核潛艇測試利用無人機補給后的第二天,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將補給品吊運到了這艘潛艇上,這也是此次后勤補給演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