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28 08:52來源:中國航空網(wǎng) 作者:航空網(wǎng)
|
11月24日凌晨2:30,黑夜如幕,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進出港飛機都已入港停歇,但停機坪旁的一間辦公室內(nèi)卻燈火通明,4名著制服的工人站在三張齊腰的工作臺邊整理著一摞摞報紙,他們就是航班幕后的報紙大管家——南航新疆分公司機上報紙配發(fā)員。
南航新疆配報員時根利正在對折報紙。賀雯璟/攝 2萬多張報紙要數(shù)10萬次 和普通辦公室不同,這間辦公室沒有椅子、電腦和紙筆等辦公用品,只有三張齊腰工作臺、幾把剪刀、一部電話和陸續(xù)到來的報紙。 “我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將剛從印刷廠運來的一捆捆同類報紙,重新打包成各報混搭的報紙,交給機上用品配備專車,再由他們送到乘務長手中。這樣旅客一上飛機就能閱讀到最新的報紙了。”配報小組組長于冬梅自豪地說。 于冬梅介紹,部分報紙在新疆沒有印刷點,須乘當日航班從北京、西安等地運至烏魯木齊,這批報紙每日有1000多份,配報員必須在3:00前整理完。3:00后,他們要集中精力處理連夜印刷、運送來的疆內(nèi)報紙,疆內(nèi)報紙約有2萬多份,需要經(jīng)過拆分、審核、折疊、分類和捆扎5個步驟,相當于每份報紙要經(jīng)手5遍,算下來就是10萬多遍。
南航新疆配報員小崔捆扎報紙。賀雯璟/攝 站立8小時、深蹲上百次 今年冬春季,南航在疆日航班量約200班次左右,2萬多份報紙要按照不同機型、不同艙位和不同航段分別配備,4人配報小組不僅工作量大,對配合能力要求也更高。 凌晨3:40,老師傅時根利以每秒5份的速度將一摞摞報紙拆分為一份份;于冬梅以每秒15份的速度將每份報紙對折;配報員兼司機吳澤濤以每分鐘2個航班的速度將對折好的報紙分類;在該崗位已工作3年多的小崔則負責把每個航班的報紙捆扎結(jié)實并標注好航班號。4人分工不同,但完成任務后都自覺為其他人幫忙。“我們是個團隊,只有配合好才能不延誤飛機。”小崔說。 配報小組的工作時間從凌晨00:30到清晨9:00,拆分、審核和折疊三個步驟要站在工作臺邊完成,分類和捆扎則需要蹲著完成,捆扎量最多的小崔介紹,她每分一個航班報紙,就要深蹲一次,每天至少深蹲上百次、3小時左右。
南航新疆配報員兼司機吳澤濤搬運報紙。賀雯璟/攝 團隊雖小,團結(jié)就是力量 “航班量和報紙種類每年都在增長,但配報小組爭分奪秒,從來沒有耽誤過航班正常起飛,這與他們的團結(jié)和默契分不開。”南航新疆勤務保障室主管黃順偉贊道。 時根利師傅今年44歲,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腿部也曾受過傷,但分發(fā)報紙的速度最快。“我不能下蹲,他們?nèi)齻都照顧我,盡量不讓我蹲下分類和捆扎,這比站著可累多了。”時師傅感激地說。 4:50,報紙配備基本完成,吳澤濤又成了搬報員和司機,他要用面包車將報紙送至航食公司,將按航班號分好的報紙送至機上用品車。三位大哥大姐幫他把報紙?zhí)宪嚕蛔〉囟谒麕鲜痔缀兔弊,因為給機上用品車送報紙需要1個小時左右,且都在接近零下20度的露天環(huán)境中。 “隨著南航打造烏魯木齊亞歐核心國際航空樞紐步伐加快,南航航班量和旅客人數(shù)增幅快速提升,通過機上報紙將國家大事及時傳遞給國內(nèi)外旅客,顯得更為重要,我們會打造更專業(yè)的配報團隊,為南航在疆每年千萬人次的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南航新疆勤務保障室書記馬疆告訴筆者。 |
上一篇:江西航空多次榮獲準點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