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3-01 10:22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中國航空
|
(三)
牽動人心的,除了“金頭盔”,還有什么? 每年“金頭盔”爭奪戰(zhàn),所有參賽隊伍為了贏得佳績幾乎拼盡全力。然而,不少參與“金頭盔”比武的飛行員告訴筆者,一旦比賽結果塵埃落定,大家的視線很快就從“金頭盔”轉向一場牽動人心的檢討反思會。 與“金頭盔”榮譽授予儀式的簡單過程比起來,檢討反思會的氣氛更像是激烈空戰(zhàn)的一種延續(xù)?哲娔秤柧毣仡I導告訴記者,通過一次激烈的空戰(zhàn),裝備還有哪些缺陷,戰(zhàn)術有什么問題,以及由此延伸的訓練方式、訓練內容、戰(zhàn)術理念、裝備性能等多方面的問題,都非常直觀地擺在了桌面上。這些問題解決好了,戰(zhàn)斗力水平就能得到提升,這些問題解決不好,遲早帶來致命傷害。所以,與其說“金頭盔”之戰(zhàn)是榮譽之戰(zhàn),不如說是一個暴露問題的平臺。 在采訪中,不少曾經獲得“金頭盔”榮譽的飛行員都向記者表達了這樣一種感受,“金頭盔”的確是飛行員的最高榮譽,但是不能把這個榮譽看得太狹隘了。參加“金頭盔”比武最重要的是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金頭盔”的背后是一種信念,是實實在在的為了戰(zhàn)斗力的提升,是為了讓中國空軍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空軍。 (四) “金頭盔”何以衍生為一種強軍文化現象?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些年,由“金頭盔”引發(fā)的空軍訓練場上的種種變化,讓很多人感受深刻。三奪“金頭盔”榮譽的航空兵某團團長蔣佳冀說,“‘金頭盔’比武給大家最大的觸動就是,原來我可以這樣把對手打敗,原來空戰(zhàn)應該是這樣的。之前浪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多,現在得抓緊補回來。”他告訴記者,這幾年來,摘得“金頭盔”榮譽的飛行員,多數成為提升部隊訓練水平的領頭人,也成為大家在訓練中趕超的標桿。針對“金頭盔”比武中發(fā)現的問題,他們常態(tài)化開展自由空戰(zhàn)全員普訓,一批潛心琢磨空戰(zhàn)、苦練空戰(zhàn)本領的年輕飛行員迅速脫穎而出。 在空軍司令部某室主任符昕看來,部隊在訓練模式和內容上的變化,還只是“金頭盔”效應的表層部分,“金頭盔”真正撬動的是訓練觀念的普遍轉變,“它改變了原本在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東西。” 什么叫“改變了原本在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東西”?符昕告訴記者,這集中反映在“安全重要還是戰(zhàn)斗力更重要”這個問題上。毫無疑問,在戰(zhàn)場上敵人絕不會考慮你的安全問題而不向你開火。“如果真打仗怎么辦,怎么可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那怎么可以呢?這是一種導向”。 當然,這種導向的變化對于廣大飛行員來說,感受則更為直接。畢竟,很多新的戰(zhàn)法、新的靈感,只有在極端對抗的情況下才能激發(fā)出來。 極端對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英雄血性和智慧。獲得“金頭盔”榮譽的某師飛行員王立告訴記者,中國空戰(zhàn)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海大隊”就隸屬于他所在的部隊。盡管很早以前就了解王海的英雄事跡,但是只有在“金頭盔”比武這樣的情境當中,我們才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團隊與王海精神貼得那么近,王海精神從未離開。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一個現象。近幾年,在“金頭盔”比武的刺激下,飛行員群體的學習積極性被普遍調動起來。在不少單位的圖書室,《空戰(zhàn)的藝術》等書籍自然是熱門,同時文學、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書籍也備受青睞。記者問空軍某訓練基地飛行員耿麗筍,為什么人文積淀對戰(zhàn)斗力提升也有很大幫助。他告訴記者,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人文積淀對飛行員的心理素質、眼光視野等有著諸多方面的影響,而這些影響都最終會反映在對于空戰(zhàn)的理解能力上,以及對于新戰(zhàn)法的研究上。有的飛行員把飛行當作職業(yè),有的飛行員把飛行當作事業(yè),但他認為飛行員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把空戰(zhàn)當作一種藝術,在作戰(zhàn)中感受到美。 幾年來,以“金頭盔”為標志的實戰(zhàn)化訓練文化正在不斷走向成熟,成為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強軍文化現象。 “金頭盔”從一項軍事榮譽演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它濃縮著英雄血性、團隊意識和高度榮譽感等強軍文化的精神因子,而由此催生的訓練大綱不斷向實戰(zhàn)化聚焦、飛行員戰(zhàn)術素養(yǎng)實現飛躍、軍事人才素質評價標準更加科學等等,都讓人們強烈感受到,強軍文化對強軍實踐的深刻影響力。 “金頭盔”就像一個不斷延伸的鏈條,這頭是訓練場,那頭就是戰(zhàn)場;與此同時,它又像春雨般,讓走向改革強軍的官兵們思想活力迸發(fā)、打仗激情涌流。 ■本報記者 栗振宇 “金頭盔” 文化是打出來的 ■韓勝延 “金頭盔”品牌是實戰(zhàn)化訓練結出的碩果,也是空軍實戰(zhàn)化訓練文化的重要標志。在部隊訓練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的過程中,“金頭盔”比武這種形式起到了很好的抓手作用。 過去一些年,我們在與外軍交流的時候感到,我們飛行員的技術在全世界空軍范圍內確實不落后,但是在戰(zhàn)術素養(yǎng)上還有差距。按理說我們應該是天天都在研究打仗的人,但是我們對現代戰(zhàn)爭的理論,對空軍作戰(zhàn)的形式、對抗的強度,在理念和知識儲備上還有差距。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禁錮了人的思想,讓大家敢于突破、敢于超越的意識不足,習慣于按部就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