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05 13:28來源:中國航空網(wǎng) 作者:航空網(wǎng)
|
今天接到一個任務:B-5193蒙皮安裝加強片,這項工作說簡單點就是在飛機頂部開一個洞,然后在蒙皮上下兩面鉚接兩塊板子加強。這讓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兵”甚是激動,這可是工作以來第一次“騎”在飛機“頭頂”上干活,我要“征服”它。 當然,我一個人是完成不了這項工作的,所以按照雙人制和三級檢查工作規(guī)定,由尚工帶領(lǐng)龍哥和我一起完成。尚工,南航大研究生,特別“老道”,有 十幾年的工作經(jīng)驗,心細如發(fā);龍哥,工作六年,基本功扎實,因為是老鄉(xiāng)的緣故,和我特別能聊得來;唯獨我,工作不到兩年的小兵,各方面和他們都有著不小的 差距。 準備工作很快就OK,開工。 首先找到需要開孔的位置,根據(jù)圖紙標示確定尺寸位置,畫好線后,尚工再三測量確認尺寸無誤,然后讓我拿塑料紙對開孔區(qū)域做保護,害怕鐵屑進入電 子設備。我拿了一大卷塑料紙將周圍線路管子逐個包裹的嚴嚴實實。尚工看了看滿頭是汗的我,說道:“這樣保護也沒有錯,但是繁瑣,鐵屑還是會落下來,鉆孔的 時候仰著頭鐵屑容易進入眼睛,你看,拿開口塑料袋將鉆孔一圈包裹起來,形成漏斗狀,鐵屑就不會亂飛了,也不怕落入眼睛里”。我聽了茅塞頓開:“這個辦法好 啊,我咋就沒想到呢,尚工就是厲害!”龍哥在一旁笑著說道:“天文,學著點吧,姜還是老的辣啊!” 在下面鉆了四個定位孔后,尚工決定從蒙皮頂部往下引孔,因為在下面鉆孔位置不好,仰著頭,不好保證垂直度,鉆孔位置容易偏差。我看補片已經(jīng)做 好,就想拿回工作間劃窩,尚工說:“不費那事,把補片固定在飛機上面劃窩定位準,不容易跑偏,而且效率高”。嗯?又學了一招,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 等我們從客艙下來高空車已經(jīng)等著了,話不多說,將原先準備好的工具放上車,尚工再三叮囑我:“你盡量不要出車斗,系好安全帶和帽子,給張龍遞工 具時候要特別小心,當心高空墜落,那可是要受處罰的!”我們給高空車師傅一個OK手勢,起重機將我們緩緩地托舉,機庫的美景盡收眼底,六架飛機整齊擺放 著,在燈光的照耀下更加光鮮亮麗,再往下看就是兄弟們勤勞的身影,推梯子的、拆裝部件的、拆螺釘?shù)、注油?hellip;…心中的那份自豪與激動油然而生。誰能知道, 在這個“大房子”里,一大批來自五湖四海的機務人把自己的青春與激情拋灑在西北邊陲,60年來肩負起千萬旅客的飛行安全。 還沒來得及將這一切在心里慢慢回味,我們已到達指定位置。龍哥“出艙”干活,而我繼續(xù)留在“艙內(nèi)”做接應。 首先將工作區(qū)域用丙酮清理干凈,接著將加強片和原先的定位孔對正,用定位銷固定位置,然后開鉆擴孔,去除毛刺防止產(chǎn)生裂紋。再接著就是劃窩,每 劃一個窩都要拿鉚釘試下深淺,然后對所有的開孔進行阿洛丁處理,最后在蒙皮和加強片之間抹一層薄薄的密封膠,每一項工作都絲毫不能馬虎。 接下來就是鉚接了,我看到龍哥額頭上滿是汗珠,就這樣一個姿勢趴著,不能亂動,騎在在這圓圓的飛機身子上,一不留神還不得翻下去。“天文,拿一 個鉚釘我試試長短”,我問要埋頭還是凸頭,龍哥有點生氣說道:“當然是埋頭了,先打里面劃窩的,再打外面凸頭的,這樣保證板子緊貼蒙皮,上班幾年了,這點 常識都不懂?”聽了龍哥的話我覺得臉皮肯定紅了,我小心地遞一顆釘,龍哥拿鉚槍打一個,他是那樣的專注,每扣動一次扳機都要通過唯一的“通訊孔”用耳朵貼 在蒙皮上和尚工取得聯(lián)系。蒙皮薄薄一層,要是一槍打歪,那就小活變大活了。干結(jié)構(gòu)的,釘是釘,鉚是鉚,一釘一鉚,方見手上真功夫。 就這樣時間在不知不覺中已過了兩個小時,慢慢的我跟龍哥配合耳朵越來越有默契,他一伸手我就知道他要啥,定位銷要定位,鉆頭要擴孔,清潔布要擦 密封膠,內(nèi)圈終于打完了,我蹲著實在窩的難受,想站起來伸伸懶腰,剛起來龍哥就喊了:“干啥呢,不看都幾點了,東張西望,下班前能干完不?”一看表這都十 二點半了,外面還有72顆呢,看來今天中午別想著下去吃飯了。就在他們的“你吼我答”聲中剩下的鉚釘將蒙皮和加強片緊緊地鉚在了一起,然后進行封邊,清潔 工作區(qū)域,工作總算是完美的結(jié)束了。下車的時候龍哥又一次的跟我強調(diào),一張布子一個鐵屑都不能留在飛機上。 看看表,已經(jīng)下午四點多了,從早上十一點到現(xiàn)在,我們仨在飛機機頂上一呆就是五個多小時,一個仰著頭拿頂鐵,一個跪著拿鉚槍,他們始終保持著一個姿勢。 老姜,足智多謀,縱觀全局;大將,技術(shù)精湛,不怕苦不怕累;小兵,你學著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