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21 14:16來源:未知 作者:航空網
|
圖:成都邁向雙機場時代 新機場力爭2020年建成投用 5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在簡陽蘆葭正式開工建設。天府國際機場,場址位于簡陽市,毗鄰天府新區(qū),功能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建成“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人文、智慧、綠色機場。根據規(guī)劃,新機場一期項目將于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到2025年,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達4000萬人次需求。 一期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 根據規(guī)劃,成都新機場一期項目2019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到2025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達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32萬架次需求。新機場終端規(guī)劃建設“四縱兩橫”共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126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將新建“兩縱一橫”3條跑道,航站樓60萬平方米,規(guī)劃總機位資源為202個。 天府國際機場建成后,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正式邁入中國航空大都市的第一方陣。 截至目前,成都機場通航城市199個,其中國內城市125個,國際(地區(qū))城市74個;開通航線258條,其中國內航線169條,國際(地區(qū))航線89條。已初步形成覆蓋亞洲,直達北美、歐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國際航線網絡。未來,這個數字還將持續(xù)上升。“從成都的地理位置來看,由于地處中國西部,從空中來看,恰好是在中國版圖的中間位置,可以說是處于世界的十字路口。”省發(fā)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進一步提高成都乃至四川的開放程度,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去。 雙流機場擴能改造將同步推進 記者了解到,承接了新機場巖土工程試驗段施工任務的華西集團正在進行前期準備。華西集團副總經理萬曉林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做大量的前期基礎性工作,包括人員調配、設備和材料的準備等,圖紙還在設計當中,預計10月進入招投標程序,“一切都在為年底前新機場的正式建設做準備。” 此外,四川機場集團已將總體規(guī)劃上報民航,爭取7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11月主體工程動工。 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后,成都將形成“一市兩場”的機場格局,結合兩個機場各自的建設發(fā)展和服務條件,借鑒國內外大城市多機場體系的運行經驗,將采用“互補模式”的分工定位,實施差異化的市場劃分和運行管理。 此外,今年還將重點推進雙流機場擴能改造項目,主要包含以滿足2020年國際(地區(qū))旅客吞吐量800-1000萬人次需求的t1航站樓國際廳改造,新增3000平方米遠機位專用候機區(qū)的t2航站樓g指廊擴容,新增73個停機位的南北停機坪擴建以及c滑貫通工程。
綜合交通樞紐可實現無縫鏈接 記者了解到,天府國際機場將建成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擬建設的航站區(qū)交通中心位于航站樓之間,涵蓋高鐵、城鐵、地鐵、出租車、私家車、長途大巴等多種交通方式,并通過智能小車系統(tǒng)接駁遠距離停車場;場外綜合交通將在一期建設地鐵18號線、遠期建設地鐵13號線與成都主城區(qū)相連;引入區(qū)域鐵路蓉昆高鐵,建設包含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簡三快速通道、資三快速通道、簡仁快速通道的“一高三快”干線公路路網。 此外,新機場航站樓構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4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4只馱日飛翔的神鳥。航站樓造型以手拉手方式予以連接,較好地結合了單元式航站樓和集中式航站樓的優(yōu)點,該種構型也為國內首次采用。 新機場也是一座“衛(wèi)星城” 承擔國際門戶樞紐功能的同時,成都新機場將為促進經濟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據悉,以成都新機場為中心將形成1小時航空飛行圈。規(guī)劃的臨空經濟區(qū)包括空港經濟雙環(huán),將集聚與航空物流相關的產業(yè),帶動輻射整個機場區(qū)域的發(fā)展。 在總體定位上,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qū)作為四川對外開放的窗口,將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國家內陸空港經濟發(fā)展示范區(qū)、西部地區(qū)創(chuàng)新發(fā)展引領區(qū)和西部重要的現代空港新城。 “把一個機場變成一個綜合體,再變成一個城市集群,這是國際航空樞紐必然的發(fā)展趨勢。成都定義為國際大型樞紐,所以預留了相當大面積的土地,用于以后的多樣化航空城開發(fā)。”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建筑師劉藝表示,圍繞成都新機場將發(fā)展成為一座衛(wèi)星城,集聚物流、會展、辦公、娛樂、購物等。其中,大型航空城將拓展到天府新區(qū)、資陽等區(qū)域,囊括航空加工業(yè)等產業(yè)。成都晚報記者羅斯(圖據四川機場集團) |